close

前言:這是一篇心得,也不過只是感覺而已,我永遠不會是個評論者。

今年,我的音樂會之旅,在半是驚豔半是失望的狀況下拉開序幕。

工作跟進修兩頭燒的我,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踏進音樂廳,看著記事本上排得滿滿的音樂會嘆氣,經歷了一個學期的忙碌,終於來到了暑假。前半個月規劃了小小的旅行,後半個月開始規劃音樂會的行程。第一場,是由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的開幕音樂會同時啟幕。

我得先說,其實人聲這個部分,我跟他非常非常不熟,尤其是合唱,我跟他大概只有國小的時候有緣份而已,所以,以下的心得,是非常非常主觀的。

表演的第一個部分,是由芬蘭夜鶯女聲合唱團帶來的演出,要怎麼說呢?我不能說,我是喜歡這個合唱團的聲音的,不過我可以很肯定地說,她們讓我非常驚豔。第一首曲目,女高音清澈嘹亮的聲音,和諧的和聲,這都不在話下,但是,最讓我印象深刻的,是那帶著絃樂器感,綿延不輟,定音上,不是很強勢,卻這樣悠長的低音,強烈與柔和交織成一幅優雅的音樂風光。第二首曲目,由Marjukka Riihimäki(瑪幽卡.黎美琪)指揮演出(題外話,我真覺得Marjukka Riihimäki是個十分優雅的lady),團員們或站或坐或跪,在與Marjukka Riihimäki的默契下,表情愉悅安適地像是在家裡唱歌。第三首的表現方式,肢體語言使得聲音張力越發明顯,而在激動過後的漸趨安寧,伴著潺流的水聲,讓我只能屏氣凝神,深怕錯過任何一個聲音。生動地藉由歌者的演唱、動作、神情、姿態,穿透出來出來的人聲,深刻地穿透了我的靈感,進入了我的內心。

芬蘭夜鶯女聲合唱團表演曲目

第二個上場的團體,是菲律賓雅典耀室內合唱團。和上一個團體的純然女聲,以及富含肢體的演出方式不同,相較於芬蘭夜鶯女聲合唱團創意的記憶亮點,菲律賓雅典耀室內合唱團的表演是比較中規中矩的,由Jonathan Velasco(強納生.韋拉斯科)指揮演出,總共演出五首曲目以及一首安可曲。聲線在聖歌的部分,讓我感覺十分安寧,雖然我一點都聽不懂歌詞的含意,假使我沒有稍稍翻閱曲目簡介。表演的高點在於第五首曲目,當Jonathan Velasco說出"in memory of Micheal Jackson"(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)後,清亮的男聲透過麥克風開始流洩在整個空間裡,但是和聲的部分絲毫不遜色。整體而言,歌者與指揮的互動是雙向的,相得益彰。當然,在曲目的安排上,有些人可能會覺得,這個團體所選定的曲目通俗,甚至唱起了流行樂,不過,我並不太介意這回事,畢竟,對我而言,優秀的演出遠比曲目的高雅來得更為重要。

菲律賓 

如果,表演只到這裡就結束的話,我會說,這是一場很讓我驚豔的音樂會。

中場休息後,接下來演出的,應該是這場音樂會的重點:台北愛樂合唱團與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的海頓《創世紀》選粹。

台北愛樂 

這個部分,讓我失望,聽完音樂會回家後,我第一件事情就是問朋友:「聽感這回事,會不會變鈍?」我很擔心是自己的錯覺,導致我覺得,這一場表演讓人覺得失望。

樂團的部分,整體給我的感覺是:凌亂。大概從一開始,我的眉頭就沒鬆開過,演奏的穩定性、團員本身的默契、樂器間的和諧度還有與指揮間的互動,都是不及格的。聲樂的部分,在許多地方,都有樂器演奏掩蓋人聲的狀況,尤以女高音的部分最為明顯,不曉得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個結果,女高音的音準、音量都有很明顯的不確定感,咬字的清晰度也不是很好,這樣的演出狀況,我總覺得帶有一種怯懦感。至於指揮Gabor Hollerung,我相信他是個優秀的指揮家,但是我不喜歡他那天的詮釋方式,感覺非常浮動,而且跟樂團的互動,沒有辦法讓樂團進入那個世界,那個他所想構築出來的音樂世界。在這個部分的表演,我覺得,合唱團的部分表現地或許不到盡善盡美、可圈可點,但在整體的演出中,他們的表演是我最沒有意見的部分,一方面是我的確不甚了解,二方面是,在這樣的背景下,他們的表現顯得較為無法挑剔,我得承認,如果沒有他們,這下半場的演出,我一定會更失望。

雖然說,一開始我沒什麼特別的期待,畢竟上了台,是好是壞一切就不能回頭了。或許是排練不足或各種因素所導致,但是我認真地覺得,這都不能成為一種藉口,每一場表演,都是很重要的演出,不僅僅是對於花錢購票的觀眾來說如此,連對演出者亦然,這樣子的演出,我想,連自己的樂器都會哭泣吧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uki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